网址: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eiNx5AhAbhse4ucI/1
2020/06/13 22:06来源:交汇点
交汇点讯 6月13日,是今年的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盐城师范学院举行“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生命共同体”主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这也是盐城市主办的以 “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
盐城市政协副主席、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院长唐伯平在致辞中指出,自2019年7月5日盐城申遗成功以来,盐城就真正成为了世界的盐城,承担起了为人类文明守护世界遗产的重要责任。为了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好我国第一块海滨湿地类型的世界自然遗产,盐城市人民政府全力支持盐城师范学院与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创立了江苏第一家、全国第二家湿地学院,并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培养湿地专业人才,2020年秋学期将招收首期本科生60名。目前,盐城市人民政府和盐城师范学全力推动湿地学院开展高水平、国际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更好服务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研员、市申遗办主任吴其江致辞。他介绍了盐城黄海湿地自然遗产的申报历程,指出,盐城黄海湿地是中国这个海洋大国绵延数千公里海岸线上第一块与海洋直接相关的世界自然遗产,标志着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零的突破”。盐城黄海湿地自然遗产的独特性支持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第一块位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遗产申报成功是盐城的骄傲,更是对世界遗产保护的庄重承诺。
“理想的翅膀插在现实的身上才会飞得更高,梦想的远方通过坚实的筑基才能抵达。贴近自然,才能深刻了解生命的发展,不断加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前进的动力,真正做到坚持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大学生志愿者盐城师范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2019级学生浦译文说,“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品质,在不断地实践中增长才干。”
“进入后申遗时代,如何保护好这片美丽的湿地,成为一个新的命题。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用所学知识贡献一份力量,是盐师人应有的担当。”社会实践指导老师汪正飞认为,“本次的主题实践活动,我们将再一次走进这片美丽的湿地,一起去完成生物多样性的调研。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地的实践考察,真实了解盐城湿地的生态状况,完成这一特殊的实践调研报告,为盐城的湿地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为大学生志愿者作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黄海生态带建设》学术报告,介绍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异同点及发展特色,并指出盐城区域发展中的优势与参与黄海生态带建设的设想,以及提出如何将 “青山绿水”转变为“金山银山”的一些可行性路径。
据悉,自2017年起,国务院同意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我国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盐城黄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EAAF)上的关键枢纽,是全球数以百万计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越冬地和繁殖地。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是全球九条候鸟迁徙通道中最大、最长、迁飞候鸟数量最多一条,也是面临生态威胁程度最高的一条,俄罗斯、中国、韩国等22个国家因鸟类迁徙而搭建起紧密的“生命共同体”。盐城黄海湿地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它包含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部分,是陆海相过渡的生态系统,是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生物学、生态学过程典型代表,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2019年7月5日被列入世界遗产以来,盐城主动扛起世遗责任、擦亮世遗品牌、放大世遗效应,多途径、多渠道、多方式开展世界遗产的宣传、推广和学术交流活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管理好世界自然遗产做出盐城的应有担当。
通讯员 李荣庆 葛宝明/文 李荣庆 徐苏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