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专访我校党委书记戴斌荣:擦亮“师范”品牌,为江苏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

作者:徐苏阳审核:冯永玲责编:李荣庆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20-12-19浏览次数:573

坐标网讯  1218日,新华日报“对话高校书记校长”栏目以“擦亮“师范”品牌,为江苏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为题对话我校党委书记戴斌荣戴斌荣从办学目标的顶层设计、教师教育、思政工作、服务地方等方面分享了我校的探索与举措具体内容如下:

 

 

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戴斌荣:

擦亮“师范”品牌,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


记者:您提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请问学校是如何进行办学目标的顶层设计的?

戴斌荣: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竞争、教师教育改革的时代大背景和发展大格局中前瞻思考,科学谋划事业发展。在深入调研、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学校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紧紧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这一奋斗目标,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两个着力点,继续打好“师范、沿海、老区”三张牌,科学实施“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教育信息化、特色发展”四大战略,大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水平提升、管理效能提升”五大工程,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六大建设,全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还绘就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升格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为主要标志的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三步走”路线图。

 

记者:经过60多年的办学实践,“师范、沿海、老区”成为学校重要的办学特色。其中,“师范”特色尤其明显,盐城师范学院是全国唯一所有师范专业全部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的高校。盐城师范学院在教师教育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和探索?

戴斌荣:学校以新时代卓越教师为培养目标,重点进行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一是按照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以能力培养进框子、毕业要求进盘子、课程进根子“三进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二是融合“互联网+”技术,根植基础教育现场,联合基础教育力量,搭建情境体验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互动研修平台三类平台,完善深度合作育人机制;三是构建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四是实施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的教学改革;五是完善与培养模式相匹配的教学设施。

 

记者: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要,盐城师范学院在师范生培养方面是如何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的?

戴斌荣: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年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

学校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六大工程”统筹全校思政工作,将课程思政纳入思政工作总体规划,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的“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形成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圏层效应。

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发挥思政课程关键作用。着力打造以“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特色的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三次获批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课程思政金课培育计划”,打造10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20门校本精品教材;贯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课堂,打造30个学生文化育人团队和40个课程实践育人品牌,促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深入挖掘校本资源育人元素,以铁军精神筑校园文化之魂,促进铁军精神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盐城师范学院是新四军研究的重镇之一,新四军研究院获批江苏省高校哲社重点基地,“新四军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实践探索与创新”项目获教育部高校思政精品项目。

着力加强文明校园建设,“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全国重大先进典型王强教授和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省吃俭用捐赠120万元设立助学基金的离休教师包斌夫妇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学校还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的先进教职工代表,如情系讲坛35年、“最后一课”获数千万网友点赞的何海芹老师,全国无偿献血典型、后勤职工王迎中等,他们的感人事迹是“课程思政”的“精神食粮”,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盐城师范学院成为我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高地,学校连续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称号。

 

记者:作为省属地方本科院校,盐城师范学院在服务乡村教育方面作出哪些突出贡献?“盐师”牌师范毕业生有哪些方面的独特气质?

戴斌荣: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支持乡村教育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一种使命。盐城师范学院有着60多年的师范教育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5万多名师范毕业生,在不同时期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了急需、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全省7所招收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高校之一,2016年至2020年,共招录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1978名,招生规模逐年增大,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学校以“乡村卓越教师”为培养目标,为乡村定向师范生量身打造培养方案,通过校地深度合作、配备校内外“双导师”、强化专业技能、学习基层典型事迹等方式,培养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的“乡村特质”,激励这批学生坚守乡村教育、终身从教,培养“扎根乡村、甘于奉献、一专多能、素质全面”的本土化乡村教师。

除了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学校还将服务乡村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中西部地区。2009年起,学校先后派出23批共1356名学生和42名指导老师,奔赴新疆顶岗支教。通过“国培计划”系统培训宁夏、青海、新疆等13个中西部省份中小学教师1.7万余人,培育“种子”人才,提升中西部地区教育人才“造血”功能。

60多年来,盐城师范学院师范毕业生以其“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显著品质,在教学岗位上成长很快,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据统计,在盐城市226所初中和4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中,约46%的校长、62%的特级教师、57%的教学名师、71%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都是从盐城师范学院走出来的。近3年,仅盐城市新招录的乡村中学教师中,每4人里就有1人来自盐城师院。

本报记者沈峥嵘  通讯员李荣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