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论坛在盐城举行

作者:审核:责编: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23-10-27浏览次数:10

   10月21日,“盐运南北·河通古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论坛在江苏盐城东台市西溪景区举行。同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盐城分院盐运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中国社会科学网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论坛在盐城举行》为题进行了报道。

报道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10/t20231027_5693176.shtml

原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王广禄)10月21日,“盐运南北·河通古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论坛在盐城东台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批示精神,就大运河的历史演变、大运河与区域社会经济、大运河与历史环境变迁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系统挖掘大运河文化的历史内涵,助力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会议现场

  挖掘大运河盐运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作为中国大运河的起源地,江苏长期被运河滋养,沿运河城市‘因运而生、因运而盛’,民生百态、历史遗存和水利工程相互辉映,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江苏运河文化。其中,便包括盐运文化。”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陈爱蓓在致辞中说,在大运河的发展和繁荣过程中,江苏特有的淮盐生产和运销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盐城因盐而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在盐城,几乎每一个城市和集镇,都曾是海盐的生产和运销中心,每一条主要河流与海盐运输有着深厚的渊源,盐运河联接大运河,又与海洋相联,构成了绵密的海盐运输网络。地处盐城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盐城分院坚持内涵式发展路径,打造差异化研究特色,着力挖掘大运河盐运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取得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要继续深入挖掘阐释盐城大运河文化底蕴,呼应时代要求,找准宣传角度,彰显特色亮点,讲好大运河与盐城、大运河与江苏的生动故事。

  东台是盐城的南大门、经济的主战场。东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汉有谈到,东台境内的串场河、梓辛河、车路河等河流,直接沟通大运河主干道。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盐民,煮海熬波、淋卤煎盐、晒海成盐,一船船浸润着盐民汗水的盐,从运盐河始出,经运河,抵达全国各地。东台因盐而生,拓海而兴,水网密集,人文底蕴深厚,将继续从挖掘大运河文化、从民族精神中寻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的答案,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凝聚更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建江介绍说,盐城师范学院学院近年来在扎根盐阜大地,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坚持打造“师范、沿海、老区”三张牌,持续深化校地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盐城分院成立两年来,立足盐城、集聚资源,传承运河文化精神、彰显大运河盐城段文化特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将立足服务“沿海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四新盐城”发展战略,打造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高质量智库,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盐城分院副院长徐曼表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多学科的智慧支撑和多部门的系统协调。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积极将运河文化与海盐文化、红色文化、湿地文化、淮剧杂技文化有机融合,在博物馆及特色公园建设、遗址遗迹保护、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打造、生态文旅融合、运河文化推介等方面齐头并进,力争将盐城打造成大运河盐文化的样板城市。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盐城分院盐运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会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盐城分院盐运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多方面推动大运河文化、盐运文化研究

  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理事长周琪发表演讲《依法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江苏实践》,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马俊亚发表演讲《从权力操控到市场配置:淮患成因与张謇导淮理念》,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建革发表演讲《运河危机、社会环境与清王朝的选择》,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农业文明分院副院长路璐发表演讲《大运河历史文脉构成与理论范式研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研究员王健发表演讲《试论隋唐大运河水运体系中的扬州枢纽》。

会议现场

  周琪表示,江苏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于2019年11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决定》实施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助推江苏形成了依法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局面,既凸显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彰显了江苏扛起“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要求。

  马俊亚认为,北宋以前,淮域是鱼米之乡。南宋以后,封建统治者近千年的折腾,使其沦为穷山恶水之地。张謇年青时多次考察淮河,后来着手治淮工作。张謇治淮理念具有鲜明的超前性,即开放被视为无用的资源,由市场配置,通过市场手段化害为利。这一理念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利商、利民、利国,但不利于通过资源垄断以谋求私利的官僚集团,也使担心影响其专制权力的封建统治者狼顾狐疑,是以最终难以成功。治淮受挫,不是因为张謇计划过于庞大,而是因为专制官僚集团捍卫自身利益的力量太过强大。

  王建革提出,明初重启大运河以来,黄淮运水系逐渐交汇于洪泽湖,经过潘季驯和靳辅治理,清口成为黄淮运的枢纽水利的中心。后来运河体系面临危机,清王朝开始考虑海运路线,朝廷的官员基本上认可海运的可行,然而,清王朝始终没有启动长期的海运,这与当时的运河体系具有一定的可维持性有关系,也与当时的国内与国外复杂的社会环境有一定关系。研究水文体系危机时期官方的决策过程,可以揭示清帝国在面对着各种国内国际复杂社会环境下应对生态系统可能崩溃的决策模式,也可揭示近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过程。

  路璐认为,历史文脉的理论建构必须容纳实体景观与历史文化空间、文化互动与变迁以及遗产价值,而在中国传统史学语境中解读历史文脉,则足以洞见其与国脉、政统紧密相连,同时文、史、道也为历史文脉的生成提供了丰厚滋养。区别于现有文化遗产概念与研究视角,大运河历史文脉是由时空二重性、区域文化与华夏主体文化互动生成、显性要素与隐性要素的统一以及实体与话语这四个部分构成。大运河历史文脉作为一种文化政治,回归传统又链接当下,以一种强烈的中国意识挑战西方遗产话语,力图实现遗产意义系统的再整合以及对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承续,从而形成文化遗产领域的新的理论范式研究。

  王健认为,大运河在隋代实现了第一次全国大沟通,成为沟通全国水运网络的骨架中心,形成了若干交通枢纽城市,除了长安、洛阳这样的都城作为漕运目的地的枢纽之外,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运河地位而成为最重要的运河枢纽。根据唐朝元和年间来华的高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唐文人李翱《来南录》等文献进行分析,以扬州为枢纽有六条主要海内外交通线路,其中苏北沿海的连云港、盐城、淮安、如东等地都曾有过重要的海上交通线路。大运河在沟通海上丝绸之路上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而扬州具有不可替代的枢纽作用。

  会议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指导,盐城师范学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盐城分院主办,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管委会、盐城地域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