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第九届沿海发展高层论坛在我校新长校区隆重开幕。会议以“新质生产力与沿海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共同探讨沿海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应用机遇,为沿海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完善、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志高,江苏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智库办)主任许佃兵,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研究员刘培林,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沿海发展智库首席专家沈和,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成长春,唐山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胜本,盐城市社科联主席李晓奇,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理事长、我校党委书记戴斌荣在主席台就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宏如主持开幕式。
戴斌荣在欢迎辞中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必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推进。沿海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标对表国家战略,着眼区域发展急需,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开放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努力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优秀人才的“沃土”和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提升的“策源地”,为加快沿海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更多“沿海方案”。
许佃兵在致辞中指出,沿海发展智库持续打造的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学术年会及沿海发展高层论坛,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智库品牌,推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为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张新科表示,沿海地区作为江苏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区域布局中最具成长性的板块,具有创“新”、提“质”的良好基础和迫切需求,在解答新质生产力这个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发展命题、改革命题时,要奋力答好创新“理论题”、打造绿色“新实践”、实现更多“新突破”。
沈和主持大会主旨演讲环节,刘培林、上海华略智库创始人任新建、成长春、孙志高和我校教务处处长、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沿海发展智库研究员易高峰分别围绕“遵循后发追赶规律实现有质有量的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江苏沿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强化创新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揭榜挂帅促进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等主题分享前沿观点。
开幕式上,与会领导为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奖。
在当天下午的平行论坛阶段中,各专家围绕“新质生产力与沿海高校使命担当”“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湿地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等三个主题为推动沿海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在“新质生产力与沿海高校使命担当”平行论坛上,唐山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胜本,岭南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涛,潍坊科技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广伟,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正平,辽东学院东北边境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钢,我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李高林先后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地方高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科技人才引进助力沿海发展等主题作报告。
在“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平行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长聘教授蔡永立,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院二级教授吴价宝,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逯建,辽宁师范大学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阴曙升,我校二级教授、沿海发展智库研究员刘吉双及汇报人祁泊源分别围绕数字赋能、海洋经济发展、城市营商环境建设等主题展开讨论。
在“湿地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平行论坛上,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副主任陈浩,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任王立波,北京林业大学贾亦飞、杨洪燕,我校湿地学院孙孝平、孙源围绕丹顶鹤繁育与野化、麋鹿保护、鹬类研究与保护、红腹滨鹬中途停歇生态、湿地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土壤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主题展开交流。
据悉,大会由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盐城师范学院联合主办,共有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近200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会。
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第九届沿海发展高层论坛合影
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第九届沿海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致辞
江苏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智库办)主任许佃兵致辞
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理事长、学校党委书记戴斌荣致欢迎辞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宏如主持开幕式
与会领导为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奖
沈和主持大会主旨演讲环节
参与大会主旨演讲的专家学者
“新质生产力与沿海高校使命担当”平行论坛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平行论坛
“湿地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平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