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来看“你”:我校暑期家访拓宽发展型资助育人新实践

作者:缪磊审核:李健明责编:周杨来源:学生工作处发布时间:2024-09-03浏览次数:12

“这是罗同学参加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的照片,孩子在校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您放心!”开学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葛老师和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蒋老师冒着山洪爆发、山体滑坡的危险,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了解从预科刚刚录取为城市与规划学院新生的彝族贫困生罗同学的家庭情况。

家访年年有,今年不一样。与此前的家访相比,本次家访覆盖面更广、“阵容”更强大,政策内容更丰富。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庞波率领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辅导员“全员出动”,分赴江苏、贵州、甘肃、宁夏、四川、浙江、广西、西藏和重庆等9个省市,沿着14条走访路线,行程2万多公里,对2023级学生中55个建档立卡家庭进行走访,实地调研家庭状况,介绍发展型资助有关政策,给学生家庭送去温暖……不仅兜牢家庭经济苦难学子求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底线,更为其提供安全友善、资源可及、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成长环境。

家访面对面,精准资助“走”出实效

“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的两个哥哥在外打工还债供他读书,孩子回来就住在我家。”说起罗同学的身世,大姨唏嘘不已,“孩子很懂事,学习很刻苦,家里能出个大学生我们都感到很自豪。”

家访老师详细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并结合他“预科生“的身份制定了个性化的“成长计划”。罗同学的大姨感激地说:“家里再苦再累也会供孩子读书,感谢老师在孩子学业上的帮助、鼓励。”

罗同学是盐城师范学院今年暑期家访的学生之一。该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雷承富介绍说,“在家访前我们会根据不同学生的‘资助档案’做相应的准备,做到学生的学业、家庭、在校表现等情况烂熟于心,力求做到‘精准’家访,‘个性化’育人。”

关爱点对点,发展育人“访”出温度

“本次家访不局限于家庭情况,能够‘点对点’关注学生发展困境、未来发展方向,到学生家里面对面的谈更能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这是在办公室里和学生谈心永远达不到的效果。”商学院秦老师说,“学校—学生—家庭间的‘三向奔赴’,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最为重要。”

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张同学一直很腼腆,她怕老师会来家里“告状”。但当庞波一行敲开家门,让她又惊讶又感动:“求学十几年,头一回有校长来我家,太感谢学校关心了。”庞波与张同学及其家人亲切交谈,在细致询问了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后,觉察到学生存在的困难,并结合发展型资助政策给出相应的指导。张同学终于放下心里的隔阂,自信地坐在父母身边和庞校长娓娓道来:“下学期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好好规划学习目标,我会越来越好的。”受到鼓舞的不仅是学生,在家访过程中,老师也收获着家长的“暖心好评”。

支招一对一,围绕成长“谈”出路径

“孩子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未来就业有什么推荐”“孩子还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如果想考研,学校会给帮助吗?”“孩子有些课程薄弱,怎么样才能提高?”……面对家长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殷切期盼和疑惑犹豫,家访老师认真倾,逐一耐心解答,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想法给予切实可行的建议。“谢谢你们,孩子在你们那,我们很放心!”家长带着感动、感激和理解,表示要和学校、老师一起,共同为孩子的未来成长助力。

“看到斑驳的墙壁、破旧的房屋,更看到家人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明感慨万千,“扶贫先扶智,本次家访我们不仅要打好资助‘精准牌’,更要跑出育人‘加速度’。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拓展延伸,是资助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要通过全方位、个性化、动态化的帮扶,合理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阶段发展需求,扎实推进我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建设。”

据悉,本次家访除了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状况外,更加关注学生在身心发展、学业修习、素养提升、升学就业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积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支持。除了线下走访,学校还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家访模式,建立起家访入学前、入学后、毕业前闭环工作系统,在“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中,学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2024年暑假尾声,新的一轮家访接续展开。各学院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线上形式面向2024级新生开展云家访,及时、准确掌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家庭现状,开启精准资助、发展育人、家校共育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