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盐城师范学院主办的2024年第四期江苏智库沙龙在盐城举行。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沿海发展智库首席专家沈和,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智库办)主任许佃兵,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宏如,党委副书记于建江等出席活动。
张宏如在致辞中指出,学校把智库建设作为服务地方、贡献社会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特色的智库协同发展,深耕“沿海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智库研究成果。学校将以此次沙龙为契机,既以科学评价体系为导向,又以精准激励机制为抓手,推动智库之“智”更具深度、更显厚度,在更高站位、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
许佃兵指出,江苏新型智库建设起步早、行动快,在推进智库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但也存在“库多智少、专多特少、虚多实少、建多管少”等现象。要充分发挥好智库绩效考评的杠杆和指挥棒作用,在分类考核、打破固有的拨付标准、突出成果导向、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方面积极探索,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形成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
刘西忠高度赞扬我校新型智库建设成效。围绕本期沙龙主题,他指出,推动新型智库“精细化、内涵式”创新发展,需要把评价激励体制的改革作为重要任务。克服“智库边界的柔性化”“智库产品的内部化”“智库产出的隐性化”三大难题,注重做好“作用功能评价与建设管理评价”“数量规模评价与内容质量评价”“用户评价、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全口径成果评价与专业成果评价”“传统手段评价和大数据手段评价”以及“智库个体评价、智库联盟评价与区域智库评价”七个方面结合,进一步完善新型智库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实现江苏新型智库建设质量的整体提升。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干春晖,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宝敏,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向民,盐城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晓奇分别以《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浙大实践与思考》《经营智库》《校地合作共建智库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主题报告。
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主任孔德信、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副院长徐圆、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程俊杰、盐城师范学院社科处处长乔晖分别作专题交流。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和盐城工学院等单位专家作自由发言。沙龙还特别邀请沈和作《政府决策咨询报告撰写》的辅导报告。
据悉,今年江苏智库系列沙龙共举办六期。来自省内外高校、省重点智库、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以及线上的专家学者200余人,以“新型智库建设评价与激励”为主题,采取主题演讲、圆桌会议、自由发言、专家辅导等形式展开充分交流,在智库评价与激励的机制体制建设上形成很多共识,取得一批支撑全省新型智库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为推进江苏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