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第26届“创新杯”科技文化艺术节重点活动之一的第五届“铁军杯”辩论赛决赛新长校区在公共教学楼A102举行。学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费正皓,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明,招生就业处处长刘海燕,校团委书记陈晔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李荣庆出席大赛并担任评委。
本次“铁军杯”辩论赛由校团委、校友办、法学院共同主办,以“青春之辩,强国有我”为主题,围绕紧扣时代脉搏与青年使命的焦点话题展开多场辩论赛。本届辩论赛历时半个月,共有18个二级学院代表队参赛,经过初赛、知识竞赛、复赛、半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文学院、法学院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决赛中,双方围绕“对青年来说,我‘想成为怎样的人’/‘不想成为怎样的人’更重要”这一辩题展开。开篇陈词环节,正方指出思考“想成为怎样的人”有助于青年明确方向,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反方则认为“不想成为怎样的人”可以帮助青年人树立底线思维,更有助于青年独立思考、向上发展。在攻辩环节和自由辩论环节,正方尖锐指出年轻人空心病的现实性问题,论述目标感对于自身的动力更大。而反方则辩驳“不想”的负反馈机制更有助于青年明晰自身发展方向,从而寻找到实现自身意义的方法路径。总结陈词环节,双方辩手就场上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再次论述各自观点,引发全场共鸣。
赛后,李健明点评了本场辩论赛。她指出,本场辩论赛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理有据,精彩纷呈。她在深入剖析辩题后指出,辩论的核心在于促进思维碰撞,对于辩题的思考不应只局限于职业选择中,更要加深对“想成为怎样的人”和“不想成为怎样的人”的深入思考。
最终,法学院代表队荣获本届“铁军杯”辩论赛冠军。文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代表队荣获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等5个学院荣获二等奖,商学院等9个学院荣获三等奖。吴焱等17名同学荣获“最佳辩手”称号。
“铁军杯”辩论赛已成为不同专业同学间交流的平台,法学院将持续举办好此类活动,在辩论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