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毕凤珊赴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光电产业园、韩资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等园区开展调研,积极谋划筹建国际语言服务产业学院。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邓既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葛志生,光电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谈凌峰,韩资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孙健,盐城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蔡跃等参与活动,校地双方在语言服务产业、校地企合作、学生就业实习实践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毕凤珊听取园区发展历程、产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实地了解园区新能源汽车制造、电池研发、智能网联等核心环节,尤其是园区在涉外贸易、语言翻译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她表示,学校将积极对接园区需要,共同探索校地企合作新模式,为园区企业提供国际化语言服务及人才培养支持,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在光电产业园,毕凤珊从产业构成、产业链条、发展规划等方面了解产业园的发展情况,围绕语言服务、产教融合、项目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内容深入交流,针对园区发展路径、学校技术保障等方面深入探讨,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细化合作方案。
在韩资工业园,毕凤珊看望在园区工作的校友,仔细询问工作状况、发展情况并勉励校友持续提高,争取更好成绩。立足外国语学院语言专业特色,她与园区相关负责同志深入交流,在专业课程设置、企业人才培养、语言翻译服务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意向。
在综合保税区,毕凤珊实地了解盐城现有支柱产业及新兴特色产业,实地感受综保区跨境电商创新式发展的蓬勃态势,双方围绕政、校、企、园供需对接平台搭建展开热烈交谈。她希望与区内企业加强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建立常态化校地、校企合作机制。立足“语言赋能”“跨境商务”等主题,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就业平台。
外国语学院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