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爱心”的捐助,跨越30年

我校连续30年开展“一元共建·爱心助学”活动

作者:朱蒙玲审核:李荣庆责编:孙聪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3-27浏览次数:12

3月26日下午,在响水县运河中学,一场已经接力30年的“一元共建·爱心助学”活动正在举行。来自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们,每月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拿出1元钱存入爱心账户,积攒起来在这一天捐赠给运河中学的困难学子们。

在资助活动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同志为运河中学受助学生赠书,学生们郑重接过象征初心传递的书籍。捐赠仪式之后,大学生与初中生们组成小组面对面交谈。初中生将自己的心愿写在心愿卡片上,大学生们则在明信片上写下自己“过来人”的经验与祝福。

这已经是盐城师范学院大三学生杨诗奕第二年来到运河中学了,上一次,和她交流的那位同学已经考上了响水中学,成为一名高中生。“走进初中校园,我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同学们,也希望对未来的工作有帮助,学习怎样成为一名更优秀的老师。”

“一元共建”活动始于1996年。当时盐城教育学院政史系思政专业的班长龚建光向因家庭变故濒临失学的运河中学的初中生龚中华伸出援助之手,倡议班级每位同学每月从生活费中捐出一元钱资助她重返校园。自此,“一元共建”爱心接力一直传递下来,虽历经学校合并、院系调整,从未中断。

30年来,“一元共建”捐助资金和物资超过20万元,让300多名贫困生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如今,除了最初的经济帮扶外,大学生对初中生们的帮扶已经扩展到学业辅导、生涯规划、法治教育、心理咨询等多个方面。

在此次活动中,当年受到龚建光和同学们帮助的龚中华也来到现场。她说:“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没有机会当面道谢。感谢当年的他们帮助我完成了学业。”当年初中毕业后,龚中华走上工作岗位,如今在响水县工作,有了美满的家庭。

爱心还在传递。几年前,还是运河中学初二学生的吉媛媛就曾接受过“一元共建”的帮助,如今,她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成为一名物理老师。这些年来,吉媛媛也一直帮助着自己的老师们梳理更多贫困学生的信息。“曾经受过恩惠,我愿意向更多人传达这份善意。”吉媛媛说。

在活动结束之际,我校师生和运河中学师生约好,今年暑假期间将带着更多“准老师”给孩子们开展学业辅导和生涯规划。带队者是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届响水的乡村定向师范毕业生刘梦玲。如今,她已经在响水县的一所中学担任班主任,“希望我们能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据悉,马克思主义学院已连续三十年向响水运河中学捐助资金和物资,累计募集超过20万元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