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持续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聚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主题,引领青年大学生在社会火热实践中绽放光彩。
音乐学院
近日,音乐学院“童心向阳志愿者服务团”走进盐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爱的旋律,多彩世界”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两校师生以音乐为桥梁,传递爱与温暖,共同开启一场充满温情的交流之旅。
活动中,双方负责同志共同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表示将以共建为契机,在艺术教育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为音乐学院学子搭建良好的实践与成长平台,用艺术点亮特殊教育学生生命之光。两校学生还开展了文艺节目表演,充满温情的演出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据悉,本次活动是2025年团中央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内容之一。服务团志愿者将持续为该校有需求的中小学生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
教育科学学院
近日,教育科学学院“趣学一夏,筑梦童行”爱心暑托服务团走进盐城市亭湖区小学开展爱心暑托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活动前,学院组织线上专题培训会,志愿者围绕三所学校的特色课程方案深入研讨,反复打磨教学细节,并详细说明了服务过程中的安全要点、课堂管理和沟通技巧等注意事项,为本次暑托班的高质量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在大庆路实验学校,实践团队开设国学课程,志愿者通过“甲骨文探秘”和“经典诵读”活动,带领学生感受汉字演变,培养文化自信。课程以互动形式展现传统文化魅力,让校园书香满溢。在盐城小学,实践团队开设融合多元文化的暑期课程,开设藏族舞蹈、英语配音和主题辩论等活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语言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拓展国际视野。在建军路小学,实践团队开设科学启蒙课程,通过“二十四点”思维游戏、“纸杯投影仪”手工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兴趣。
教育科学学院通过爱心暑托活动,为孩子们播下梦想的种子,展现高校学子服务社会的青春担当。
数学与统计学院
7月上旬,数学与统计学院暑期实践团队来到阜宁县羊寨镇开展暑期助农公益直播实践活动。
“家人们,快看这蜜梨,它可是梨中的‘甜蜜代表’,果肉细腻多汁,甜度超高,一口下去满是幸福感。”直播镜头前,实践团队的学生们活力满满,一边向网友展示蜜梨的模样,现场切开果实让大家看到鲜嫩的果肉,一边详细介绍蜜梨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以及种植过程。为了让网友更真切地感受蜜梨的甜美,学生现场品尝点评,评论区互动频繁,订单量不断增加。直播首日便卖出近300斤,为果农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为了这场持续半个月的直播,团队成员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们深入果园,向经验丰富的果农请教蜜梨的种植技巧和独特优势,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制定周密的直播方案,包括每天的直播时间安排、不同的优惠活动等。
除了助力蜜梨销售,在直播的间隙,大家还走访羊寨镇的各个村庄,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课业情况和实际需求。在直播活动后期,他们将结合数学专业特长,为孩子们辅导暑假作业,同时开展趣味游戏、科普讲座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数学与统计学院还将对这次直播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为蜜梨探索打造长期线上推广模式,真正实现一次实践,长久赋能。
人工智能学院
7月以来,人工智能学院联合盐城世华公益组织、大星村党群服务中心在大星村综合服务中心五楼启动“盐小禾·星心相伴”暑期公益课堂。该实践项目以七彩假日课堂为载体,通过多元课程设计帮助社区儿童远离电子产品依赖,在知识浸润与兴趣培养中实现全面发展。
实践期间,学院组建的专业志愿者团队每天下午担任社区辅导站“青春导师”,构建“基础辅导+素养提升+科学启蒙”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并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特点,开展分层教学。“一对一诊断式”学业辅导解疑,“趣味规则+战略思维”象棋启蒙教学,“笔画规范+艺术鉴赏”书法训练,“实验演示+自主实践”科普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本次社会实践既为社区儿童搭建起安全、有益的暑期成长平台,有效促进其知识积累与综合素质提升,也为人工智能学院学子提供了专业能力转化的实践舞台。青年学子以责任担当践行教育初心,用专业特长服务社会发展,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社会价值。
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
近日,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青春助力文明行”社会实践团志愿者走进盐城市亭湖区阳光社区,举办以“用行动书写温暖,以志愿诠释担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环保宣讲,向社区居民普及环保知识,介绍社区基层工作者在环保工作中的付出。这些基层工作者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扎根社区,热心公益,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展现了青年人的担当。
志愿者还向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环保和社区环境改善的认识。同时,在社区图书馆协助工作人员优化管理流程,整理图书资料。根据问卷反馈,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环保指导和鼓励,助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志愿者许小冉表示,用行动书写温暖,通过本次志愿服务活动,让青春绽放最动人的光芒,让大家在服务中成长,为社区贡献青春力量。
药学院
近日,药学院朝阳志愿服务队走进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街道阳光社区开展“弘扬本草文化 共绘清风画卷”主题活动,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趣味交织的盛宴。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柳霖琳通过精心制作的PPT向小朋友们讲解常见中草药的名称、形态和功效。实践团成员还现场展示了茯苓、黄芪、白芷等具有廉洁意义的中草药。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拿起粘土,在揉、捏、搓、压的创作过程中,一个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中草药作品在手中诞生。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更让他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中草药的认知。
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浓厚兴趣,更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廉洁文化的熏陶。药学院实践团队将不断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体育与健康学院
7月15日,体育与健康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携手睢宁县乐助公益协会、睢宁县妇幼保健院心理健康中心、睢宁县心理咨询志愿者协会及睢宁县杏林医院,启动为期一周的“七彩假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困境儿童打造丰富多彩、充满关爱的暑期体验,内容涵盖心理健康课程与互动活动。
在睢宁县杏林医院体检中心,志愿者们全程提供一对一贴心陪伴,引导孩子们顺利完成各项健康体检项目。通过耐心细致地解答帮助,确保体检过程高效顺畅,为科学评估孩子们的健康状况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睢宁县妇幼保健院心理健康中心,孩子们接受了学习力与焦虑的专业测试,开启了意象训练的心理探索之旅。志愿者全程陪伴孩子们深入探索自我,重点围绕心理建设、自信心重塑、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及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通过系列课程与积极互动,帮助孩子们提升心理韧性,掌握积极应对策略,学习有效沟通技巧,发掘自身潜能,从而更自信、从容地面对成长挑战。
此次“七彩假期”活动不仅为困境儿童送去知识与欢乐,更传递了社会的温暖关怀,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注入“心”动力,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多彩童年。
商学院(数字经济学院)
近日,商学院(数字经济学院)科技创新观察团走进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第三工厂,开展以“‘悦’行求真知,‘达’践筑未来”为主题的访企研学社会实践活动。
在现代化放映厅内,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企业扎根盐城、深耕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进步中所作贡献。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观察团成员深入生产车间。在智能化生产一线,高度自动化的焊接机器人精准起舞,智慧物流系统无缝衔接,柔性生产线高效运转,工程师校准参数、质检员严控细节的工作场景,让同学们深刻感悟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形态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会计242班王心怡同学表示,“这次实践让我亲眼见证智能化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和工程师的精益求精,看清了书本知识与地方产业需求的结合点,课本里的‘产业升级’不是纸上谈兵,商科学习必须紧跟产业数字化步伐,才能用专业能力服务企业的智能化升级。”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课堂理论的情景化验证,更是商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的主动探索。通过实地走访,让青年学子切身感知了新质生产力给先进制造业提供的澎湃动能,为未来运用专业知识反哺盐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认知根基。
湿地学院
7月15日至17日,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在苏州举行,湿地学院科普宣讲社会实践团把讲台变成“快闪”,用三分钟的快闪让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听到黄海湿地的“潮声”。
团队由项目导师、国家湿地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国家湿地保护修复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盐城师范学院教授雷光春、湿地学院辅导员、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本科生组成,将暑期社会实践搬上国际舞台。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返盐后还将在黄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继续用中英双语为游客讲解盐角草、碱蓬、青蒿的“碳账本”。
潮声渐远,回声更长。湿地学院此次国际论坛之行,不仅是一场精彩的“快闪式”科普活动,更是暑期社会实践的一次创新示范,生动诠释了青年学子如何将专业知识带出校园、带向国际舞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提升全球视野、锻炼沟通能力、践行青年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