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阜大众报】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实践团赴盐都佳富村探寻红色与创新力量

作者:审核:责编:来源: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7-28浏览次数:10

7月24日,盐阜大众报以“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实践团赴盐都佳富村探寻红色与创新力量”为题报道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报道链接:https://paper.ycnews.cn/rb/pc/content/202507/24/content_291079.html

【导读】

实践团在佳富红色纪念馆前合影。

本报讯(陶星颖曹佳莹)为扎实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创新发展双线并进,7月16日下午,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红脉传承,创意赋能”红色文旅实践团走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数字农业园与红色纪念馆双实践平台——盐都区佳富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纪念馆内悟初心,红脉传承有新思。实践团队首先走进佳富红色纪念馆。这座由老村部改建的红色地标,通过烈士丁佳富的遗物、史料文献与场景复原,展现着当地革命历程。大学生们驻足凝视烈士手稿,聆听讲解员讲述“宁死不屈护党旗”的事迹,以“红色故事的现代表达”为主题展开讨论,提出将烈士事迹改编为情景剧脚本、设计红色文创表情包等创意构想,让红色叙事更贴近青年群体。

田间地头探创新,红绿融合见实效。在佳富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协调下,团队深入省级桃果产业园。看着果园里“丁佳富班”果农忙碌的身影,大学生们与村中种植大户交谈得知,村里依托红色品牌打造“烈士家乡果”IP,通过电商直播将蜜桃销往全国,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大学生们现场记录“红色IP赋能农产品”的运营模式,还就“果园研学路线设计”建言献策,建议在采摘体验中融入革命故事讲解,实现“红色教育+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

走访观察凝思考,青春视角献计策。离开产业园后,实践团队兵分两路,沿着佳富村的巷道自主走访。一路大学生留意村里的建筑细节,发现不少民居的院墙绘有丁佳富烈士的连环画,村口宣传栏里既有红色故事连载,也有果园电商的直播预告;另一路大学生随机与路边纳凉的村民、便利店店主交流,收集到“村里年轻人自发组建红色宣讲队”“果农包装上印烈士语录”等鲜活案例。

此次实践中,团队成员既触摸到红色历史的温度,也见证了乡村创新的活力。实践团的大学生们说:“佳富村的实践证明,红色基因能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而创意创新则让红色资源焕发时代生机。”下一步,团队将整理调研成果,形成调研报告为红色文旅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