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会议

作者:陈璐审核:郝保成责编:周杨来源:海洋与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10

919日至21日,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会议在江苏盐城召开。本次会议以沿海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盐城师范学院主办,我校海洋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分中心、苏北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院、江苏海岸带资源环境演变与智能调控重点(建设)实验室承办,中国地理学会、江苏省地理学会、《地理学报》、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黄海湿地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中国地理学会党委副书记张国友,江苏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袁林旺,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龙花楼,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房艳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期刊中心常务副主任何书金,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周国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裕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高金龙等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院长、教授、专家学者,以及盐城市乡村振兴局、盐城市教科院、亭湖高级中学、康居路中学等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200余人参加会议。学校党委副书记于建江、学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监察专员韩雅丽出席会议,海洋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李传武主持大会开幕式。

于建江对莅临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盐城市的地域特色、生态优势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成果,并重点介绍学校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张国友结合中国地理学会的国际交流经验,强调乡村振兴研究的价值,认为本次会议将为国内乡村发展研究搭建重要对话平台。袁林旺指出,地理学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支撑作用,并对未来深化南京师范大学与盐城师范学院合作提出期待。龙花楼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聚焦沿海地区乡村发展核心议题,既是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积极响应,也是乡村地理学领域学术成果交流的重要契机。

开幕式后,会议举行学院更名揭牌仪式,原城市与规划学院正式更名为海洋与地理科学学院。张国友、袁林旺、龙花楼、韩雅丽共同为学院揭牌。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何书金、龙花楼、周国华、李裕瑞、高金龙和李传武等六位专家分别作题为《地理学报赋能学科发展与服务国家建设》《中国土地利用转型与国土空间治理》《乡村地理学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非洲典型国家农业与乡村发展现状及启示》《理解乡村转型:兼论演化经济地理理论在乡村研究中的应用》和《沿海湿地乡村自然教育模式与实践路径》的报告,主旨报告分别由房艳刚教授与李裕瑞研究员主持。

下午,会议在海洋与地理科学学院设立三个分会场,分别围绕“沿海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路径探讨”“沿海地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乡村全面振兴的教研与科普”等主题展开,来自全国专家委员和学院的师生充分交流研讨。

此次会议深度融合理论研讨与实地研学,聚焦沿海地区乡村振兴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问题,汇集多学科、多维度的创新观点与实践经验,为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搭建高效的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平台。会议的举办不仅助力乡村地理学研究向贴合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的方向发展,更将为沿海地区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