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学院科技宣讲团与数媒协会联合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系列活动,围绕信息辨别、隐私保护与理性发声等主题,通过专题宣讲与海报创作相结合的形式,助力学生提升网络风险防范能力,共同营造清朗、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
10月下旬,学院科技宣讲团分别在城南产业园B16学生活动室、通榆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辨假声・传正声——大学生网络素养专题宣讲”。宣讲从学生日常高频接触的“群聊场景”切入,围绕“辨假、防泄、发声”三大模块层层展开。在“辨假”环节,宣讲员结合“利诱型”“恐慌型”“模糊型”等典型虚假信息案例,详细讲解“查来源、找细节、验逻辑”的辨假三步法,并通过投屏互动引导学生实操判断,强化识谣能力。在“防泄”环节,聚焦“填问卷、发照片、加好友”等高风险行为,提出“群内三不发、手机两检查”防护策略,指导学生现场检查群聊设置,增强隐私保护意识。在“发声”环节,通过正反案例对比,阐释“不抱怨提建议、不否定多鼓励、不盲从理性帮”的表达原则,帮助学生在争议话题中学习理性表达。
此外,学院数媒协会发起“网络素养教育宣传”主题海报线上创作活动。同学们围绕网络文明、信息辨别、隐私保护与理性发声等主题,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设计与创意表达能力,将抽象的网络素养规范转化为生动的视觉画面。有的作品以简洁图示倡导文明上网准则,有的作品通过对比构图揭示虚假信息危害,还有的作品运用视觉隐喻警示隐私泄露风险,提醒同学们筑牢安全意识防线。
此次网络素养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宣讲、创作等活动,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与网络行为素养,也进一步营造了理性发声、文明互动的校园网络氛围。

